................
作者:張榮 來源:今日玉環2012-02-17 06:04:00

 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於本月初正式公佈,把農業科技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,下決心突破體制機制障礙,大幅度增加農業科技投入,推動農業科技跨越發展,為農業增產、農民增收、農村繁榮注入強勁動力。

  這是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九年鎖定“三農”,也是中央文件首次對農業科技進行全面部署。得到這一消息後,無論是我縣廣大農業從業人員還是相關部門,都對中央一號文件的出台備感鼓舞。

  農技工作者:看到農業現代化的希望

  “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,特別是提出大幅度增加農業科技投入。這讓我們基層的農業科技推廣工作者深受鼓舞。”縣農業局農技推廣中心主任餘家和感慨道。

  餘家和從事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已有30多年,對我縣的農業發展狀況瞭如指掌。

  “經過多年發展,我縣農業現在面臨很多挑戰。”餘家和說,目前,我縣農技人員緊缺,只有半數鄉鎮(街道)配有農科員;農業從事人員素質低,70%以上都是50歲以上的老年人;農業基礎設施落後,農技推廣手段等仍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。這些問題的存在,使高產高效的現代農業成為一句空話。

  “就我縣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,可以說中央一號文件出台得非常及時,也非常有必要。”餘家和說,中央一號文件中關於農業的“三強三保”、三農投入上的“三個持續加大”、農技推廣服務建設等方面的政策,讓他看到了農業現代化的希望。

  餘家和表示,作為一名老農技工作者,他將藉中央一號文件的東風,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,多爭取項目經費,做好農業技術培訓,多引進一些新技術、新品種,實現農機、農藝相結合,良種、良法相配套,帶領老百姓把農業產業做大做強。

  農業創業者:發展科技型農業的勁頭更足了

  “中央一號文件把農業科技擺上更加突出位置,對我們這些年輕的創業者來說很受鼓舞。有了中央政策的支持,我發展科技型農業的勁頭更足了。”玉環綠野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恩鋒說道。

  7年前,汪恩鋒放棄城市生活,回到玉環進行農業創業。他實施千畝鹽鹼地改良,承擔玉環文旦脫毒苗培育,引種試種農業新品種,成立專業合作社,引領農業科技化、產業化。

  現在,汪恩鋒擁有多個種植基地、一家農業科技公司和一個自己的科研機構。黃秋葵、廣柑、蔬菜等農產品,實現了從鮮銷到深加工的轉變,基地耕種面積從3000畝增加到6000畝。此外,汪恩鋒還在慈溪承包了1000多畝地,種植中藥材、甜葉菊等農業新品種。

  “是科技讓農業煥發生機,是科技農業讓青年人在田野裡也大有作為。”汪恩鋒告訴記者,每年,他都會拿出近8%純利潤投入到產學研。正是因為有了這份科技投入,才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。

  “有了中央一號文件的支持,我的信心就更足了。”汪恩鋒說,今年他要加大與省農科院的合作,進行柿子、高山紅薯等5個農產品的產業鏈開發,用科技讓我縣特色農產品走入都市,也讓合作社的社員有更好的收入。

  科技部門:以項目為載體推進科技農業

  連日來,縣科技局的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調研摸底,全面了解農民在種、養殖方面存在的技術難題。

  “我們要把農戶、養殖戶遇到的技術難題收集起來,然後與有關科研院所對接攻克,並把他們研發的最新科研成果引用到農業產業化項目中,推動農業科技發展,實現農業增產、農民增收。”縣科技局局長黃像剛說。

  黃像剛告訴記者,每年,我縣都會安排一定的資金用於農業科技發展,主要是扶持一些經濟效益好、產業化程度高、示範推動作用大的項目,包括有機食品、無公害農產品、綠色農業等項目。

  “去年科技活動週,我縣首次將農業項目納入其中,成效不錯。”黃像剛說,今年,我縣將繼續借助這一平台,加大農民與高校院所專家的互動對接範圍,促進一些科技成果落地,推進我縣農業科技化水平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ust007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