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喜堂國際有限公司總經理 藍淑敏  以前聽人家說創業維艱,等親自嘗到,才深知那苦澀多麼刺舌。雖然眼下我還在往前衝的階段,但常常回想,若不是在安穩拿薪水的日子裡,時刻意識到總有一天會自己出來闖,我就不會眼觀四面、耳聽八方,把所有覺得以後一定用得上的能耐,一樣樣都先學起來再說。這些準備功夫,就成了後來創業的基礎。創業基礎  回台灣後,在剛開幕的美商量販賣場從營運做起,直到當上負責家具商品的採購經理,幾乎每個部門都待過,到後來是兼管3個部門;美式賣場的服務理念、精準的倉儲管理、不容質疑的工作紀律都是在那兒吸收。離開那家公司時,我覺得已有相當的累積,一度動念要創業,但好險,我想到了自己還欠缺本土的通路經驗,應該讓自己的就業歷程再完整、多元,立刻打消念頭。  離開外商後,我轉進本土的家具零售通路當行銷主管,也要負責採購,但主力商品仍是床墊與沙發等大型家具。不過本土與外商巨大的文化差異,著實讓我吃了不少苦頭。外商事事要寫報告,工作量奇大,但本土的「人治」色彩濃厚,大主管主觀超強,不理會部屬的評估建議,下起訂單毫不手軟,賣不出去變庫存再想辦法降價求售;不珍視人力資源則是另種通病。我做為中高階主管,上要扛炮火、下要帶兵衝,雖深受其苦,但也一一看在眼裡,想著有朝一日自己做生意、帶員工,絕不犯同樣毛病!   就業滿10年的當兒,我心中篤定,是時候了。不給自己機會,怎知道前面的路是什麼樣?主動學習  我從不隱暪自己的創業夢想,有夢想的最大好處,是不斷激勵自己在就業時一定要比別人更主動、更積極、自我要求更高。我在做採購時,就告訴自己一定要學到比廠商更專業,才不會被唬弄,例如沙發和床墊是怎麼做的、需要哪些下游廠商等…;我一向清楚自己的目標,知道自己從來不是幸運的人,想要有收穫就必須先用力栽,所以我真的很努力,發現誰可能是我的「老師」,不論是同事或廠商、台灣人或外國人,一定向他學習,想辦法多挖掘他的專業與概念。  這林林總總,都只是創業人極少部分的辛苦。我十分慶幸年輕時獨自出國培養的樂觀獨立,以及在就業時訓練的好EQ和服務概念,產品賣出去之後,我都會不斷聯絡跟進,聽聽對方在銷售上有無遇到困難;被客戶刁難時,再難過也要對自己說,沒關係,明天醒來又是新的一天。  但我相信這都將是過程,認真的就業經驗,已鍛鍊我將工作視為儲存快樂與成就感的銀行,當別人拍拍我的肩膀,說我「做得好!」時,就又多存進一大筆活力,也離目標更近!EXTENDED BODY:
徵信社,徵信
  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ust007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